中国知识产权网

浅谈运用地理标志强农富农的政策导向问题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     发布时间:2020-07-27     点击量:
(本文转载于中国知识产权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设计地理标志促进政策,不应过多期待其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全面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建议构建促进农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的全产业链条综合体,通过知识产权“强农”,实现“富农”的结果。地理标志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区域品牌建设提升地方知名度带动当地经济全面发展。为了解决产品来源和品质保障的问题,可以考虑推广新技术手段建立更加完善的地理标志溯源机制。

  一、当前背景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拥有非常丰富的地理标志资源,是地理标志的大国。据2019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我国的有效地理标志数量仅次于德国,位于世界第二位。地理标志带动了不少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就业和农民增收。鉴于地理标志对乡村振兴和农民致富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目前出台的各类政策性文件中凡涉及到农业知识产权的问题时,都越来越关注地理标志的内容。

  二、问题所在

  对于地理标志所发挥的作用和定位问题,目前舆论上主要存在两种倾向,值得进一步商榷和讨论,具体而言:

  第一、不应过于期待地理标志对提升农产品质量的作用。地理标志制度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保证了产品的品质,目前推行的地理标志标准化生产、以及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政策引导都对提升地理标志产品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地理标志质量控制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保持该地方产品的“特色”,“特色”是当地人记忆中的味道、外地人口中“舌尖上的中国”,却是不一定代表了“高质量”和“健康”,甚至有些可能是不那么符合现代健康理念的食品,或者可能不是采用现代生产技术的产品。所以,建议发展地理标志产业还是应当回到地理标志制度的初衷,保持地方特色和风味,在政策制定时注意不要过多考虑地理标志提升农产品质量的作用。

  第二、应当理性看待地理标志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公开的统计数据,截至到2019年12月为止,我国累计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已到达5324件、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也有2385个。尽管地理标志的绝对数量不少,且地理标志带动地方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也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引导作用,但是对于大部分农民来说,其种植或饲养的动植物产品与地理标志并不相关,解决大部分农民的增收问题,短时间内不能依靠地理标志,还是需要在全面设计涉农知识产权相关制度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农业知识产权水平来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实现农民增收。

  三、政策建议

  建议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构建农业知识产权的政策理念:

  第一、构建促进农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的全产业链条综合体,实现知识产权强农和富农。综合运用专利、商标、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遗传资源、民间文艺和传统文化等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特别保障转化和应用环节的顺畅、提高农产品的知识产权水平,培育出符合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的高质量农产品,最终通过知识产权“强农”,才能令大部分农民实现知识产权“富农”。在这一套制度设计中,“富农”是“强农”工程水到渠成的结果,地理标志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在区域品牌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通过区域品牌建设提升地方知名度带动当地经济全面发展。建设地方区域品牌、提高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不应该是制度设计的终点,可以再进一步,将建设区域品牌作为提高地方知名度的手段实现与其他领域的良性互动,促进当地经济全面发展。这种构想的理想状态是:消费者因为食用了美味的农产品而产生对产地的美好联想,从而愿意赴当地旅游、体验当地特色的农村文化,进而带动当地民间文艺和传统文化的振兴;或者因为消费者对区域品牌的熟悉和喜爱、愿意尝试购买当地产的其他特色产品,这样区域品牌就成为打开当地其他商品销路的重要引流入口。

  第三、推广新技术手段建立更加完善的地理标志溯源机制。实践中地理标志的来源地和品质保障问题非常突出,由于市场上的“假货”太多,很多消费者甚至无法通过市场上的一般渠道买到放心可靠的地理标志产品,这严重破坏了本应通过地理标志制度所搭建的消费者和特色产品之间的链接。作为技术解决方案之一,早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5〕95号)》中就提出在食用农产品和食品领域推进追溯体系的建设而区块链的点对点信任、不可篡改、公开透明的特性,使农产品追溯系统成为了区块链在农业生产流通领域的最佳应用场景。目前一些电商平台已经开始运用这种“区块链+农产品溯源”的技术模式,起到了追溯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地的作用。尽管在具体操作中因为存在“上传数据不实”、“私钥丢失无法挽回”等风险,影响了该技术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但从长远来看,通过完善新技术模式来建立可靠和便利的溯源机制,搭建消费者和地理标志产品之间的有效链接,将是规范地理标志来源与品质的重要手段。(作者:顾昕)

  文中部分内容原载于《中国知识产权报》2020年6月17日第4版新闻话题《发挥地理标志,留住风味特色》。文中观点在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调研时受教于宋敏主任,在此表示感谢。

  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和所在单位无关。



查看原文   电话咨询:13544847908   QQ咨询:1176391287

上一篇: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经验如何向全国复制推广?

下一篇:知识产权如何助企业乘风破浪?

友情链接 :东莞政府 东莞市科技局 东莞市工信局 东莞市商务局 广东省科技厅 广东省工信委 广东省商务厅 东莞市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局 商标局
备案号 :粤ICP备17125350号
亿鸽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