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科技局

2020年工作亮点及2021年工作计划

来源:东莞市科技局     发布时间:2021-03-01     点击量: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科技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省委“1+1+9”和市委“1+1+6”决策部署,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以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总抓手,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全链条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级,科技创新工作在整体推进的前提下呈现出新的亮点和成效。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松山湖科学城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科技创新从“地方队”跃升“国家队”

  国家战略首次赋能东莞。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复同意“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片区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主体,标志着东莞科技创新从“地方队”跃升“国家队”,在全国创新大格局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松山湖科学城科学功能规划出台。明确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交叉研究平台、专业研发机构建设、科技成果转化、高水平大学、区域协同、体制创新等建设布局重点,推动完善松山湖科学城创新体系,打造世界级创新高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集聚。散裂中子源运营能力提升,一期工程打靶束流功率提前一年半达到100kW的一期工程设计指标,并实现稳定供束运行;推进建设反角白光中子源平台,促成华为等本土企业进行相关测试,通过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推动多物理谱仪二期建设;依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布局建设阿秒光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中科院和省科技厅积极沟通,争取散裂中子源二期、南方先进光源预研和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等大科学装置项目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

  (二)与中科院签署共建松山湖科学城战略合作协议,院地合作实现里程碑式突破

  院地合作开启新征程。中科院与我市于2020年11月22日正式签署共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合作协议,将全链条、全方位对接中科院创新资源,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先行启动区提供支撑,这是中科院首次与地级市签署共建战略合作协议,是东莞与国家战略力量对接合作的新起点。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东莞专项(STS专项)启动。引导支持中科院所属单位优质科技成果来莞落地转化和产业化,首批共有30家企业成功对接中科院院所并联合申报了项目,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领域。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大湾区分中心落户。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大湾区分中心在松山湖成立,为包括散裂中子源在内的大湾区大科学装置及科学研究提供直接的服务,并将与大湾区的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在大数据管理、数据挖掘与应用、数据安全、计算技术等领域展开研究,促进数据科学技术和技术转化。

  (三)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建设成效突出,全链条创新模式初步形成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已引进超过786人,其中全职人员413人(含博士以上学历110人,硕士以上学历164人),“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硏究—产业技术创新—产业转化”的全链条研究模式初步形成。前沿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在《自然》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超过330篇,“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研制出高温块体金属玻璃”研究成果入选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发布的“2019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国家、省级项目75项,项目资助经费超过4.1亿元。基础平台建设初具规模。与西安光机所共建先进阿秒激光装置,搭建了材料计算与数据库平台、材料制备与表征平台、微加工与器件平台、中子科学平台、大湾区电镜中心等多个公共技术平台,为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通用性技术服务的能力日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蓄势待发。面向经济主战场设立创新样板工厂,目前已有25个团队项目落户,孵化了25家产业化公司,其中“多孔陶瓷及其复合材料技术产业化团队项目”获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团队项目立项支持。联合粤莞基金、松山湖母基金等投资机构共同发起成立新材料投资产业基金,成立“松湖之材”产业育成中心,提供全业态的产业载体和国际领先的创业配套服务。共建研发平台多点开花。与中国航发集团共建联合工程中心,与航天五院钱学森实验室共同开展太空探索实验合作;与福建祥鑫股份共建企业联合工程中心,加强协同核心技术攻关;与华南师范大学成立材料学科与工程联合实验室中心,开展前沿应用基础和交叉学科研究。

  (四)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占比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新台阶

  R&DGDP比重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019年全市全社会R&D经费投入289.96亿元,同比增长22.7%,总量排名全省第三;R&D占GDP比重达3.06%,仅次于深圳、珠海排名全省第三,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承担国、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能力持续提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66项,立项经费2772万元,立项数和立项金额同比增长分别为10%、28.3%;获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粤莞联合基金项目立项127项,资助经费3260万元,位居全省第三;获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立项支持1项(全省共9项,其中广州5项、深圳2项、珠海1项),破解原理性重大科学问题研究能力不断提升。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立项实现突破。出台了《东莞市重点领域研发项目实施办法》,正式启动了市重点领域研发项目的组织工作。加强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组织工作的统筹协调,获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立项24项,立项经费15560万元,立项数和立项金额位列全省第三;东莞理工学院牵头的“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项目获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立项,实现该校在牵头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上零的突破。获省级科技项目立项数创新高。制订争取国家、省创新资源年度工作目标,形成省级科技专项资金对接跟踪机制,全年获省科技计划项目立项598项,立项金额3.65亿元,立项总金额在全省各市中排名第三,立项数和立项金额分别是去年全年的6倍、1.3倍。

  (五)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推进,创新创业高地展现

  打造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以原大学创新城及周边地区为重点建设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作为承接松山湖科学城、华为、国际知名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在硬件配套上着力打造“创新创业不夜城”,在软件服务上完善全链条服务配套,打造全市乃至大湾区创新创业的新标杆,已接洽了包含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机器人、智能装备等60余个新兴产业项目,首批11个项目即将进驻,与李泽湘教授团队就科创训练营达成初步共识,举办了院士峰会IBT成果发布会、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松山湖人才之夜等大型活动。滨海湾新区获批省级高新区。滨海湾科技创新园获省政府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规划面积585.89公顷,定名为东莞滨海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是我市继松山湖之后又一个获批高新区的重大科技发展平台,实现我市省级高新区建设的新突破。大科学装置产业化项目取得突破。我国首台自主研发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实验装置在莞研制成功,并启动了首轮细胞实验和小动物实验,为我国肿瘤治疗带来技术性革新。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稳步推进。优化调整了新型研发机构的绩效考核机制,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和成果转化导向,并完成2018、2019年度考核工作,为下一步的提质增效理清工作方向。科技特派员专项启动。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出台科技特派员专项政策,全市获省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29项,位居全省第3;获省企业科技特派员项目9项,在省企业科技特派员申报平台(华转网)申请入库企业105家,申请入库科技人员91名,派出单位11家,基层科技创新能力大为增强。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启用。出台全市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办法,建设全市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完善功能模块,汇集了3338台科研仪器设备,着力提升用户体验。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初见成效。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入选第二批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本批次广东省唯一入选者),成功举办了两期东莞市初级技术经纪人培训班,228名学员成功通过结业考试。清华东莞创新中心获批“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

  (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持续稳居全省第三,创新型企业培育取得新进展

  以战时机制督导服务高企申报。建立“局领导—责任科室—镇街”分片指导联系工作机制,加强市镇联动,压实高企数量稳定增长工作责任;在全省率先建立高企申报摸底体检及备案系统,组建高企专家服务团和各镇街科技部门深入对接、开展辅导,强力推进高企申报。全市高企达6381家,稳居全省第三。构建创新型企业培育梯队。出台培育创新型企业实施办法,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分类分阶段扶持,构建“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百强创新型企业”的创新型企业培育梯队工作,开展首批次创新型企业遴选,认定29家百强创新型企业、34家瞪羚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3435家企业获得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编号,入库企业数量居全省第3。支持高企在资本市场上市。目前全市有29家高企在境内上市,占上市企业的78%,已成为我市企业上市的主力军和行业龙头。支持工程技术中心及实验室建设。对28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项目资助6580万元,我市企业获得省重点实验室项目1项、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项(全省地级市各首位),在省级重点实验室考评中获评2项优秀、3项良好。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发展。利用“三融合”科技金融政策,2020年引导合作银行为科技企业提供信用贷款超过170亿元,惠及企业3000家左右,为企业提供贴息资助9000万元,提供贷款风险补偿422.3万元,为科技企业购买科技保险补贴超过890万元。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助推企业发展。共有来自135所国内外高校的1800名研究生来莞培养(实践),累计认定36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吸引265家企业吸纳研究生进行培养(实践),在562名毕业就业人数中留莞就业人数有176人,留莞率为31%。

  (七)在全省地级市率先开展科技计划体系改革,构建创新型城市政策体系

  改革形成市级科技计划体系。制订出台《东莞市科技计划体系改革方案》,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设置进行整体性、系统性谋划,明确设立源头创新、平台载体、创新人才、技术创新、企业培育和成果转化6大专项、21类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支持全链条创新、全科技要素创新的科技计划体系。出台系列科技创新配套政策。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主线,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强镇建设、科技特派员、仪器设备共享、科技金融等创新链条重点环节制订并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初步建立了适应新形势、新需求的科技政策体系。加快编制东莞市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了编制工作方案,成立了编制领导小组、课题小组与专家顾问组,根据中央和省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的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意见,结合调研情况,加快推进规划编制工作。

  二、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国家、省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发展战略,摆上突出的位置,市委市政府将科技创新单列纳入“1+1+6”思路部署,科技创新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将承担重大的历史责任,我局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和市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的精神,围绕科技自强自立的战略核心,以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为契机,推动创新体系协同再强化、在战略性科技力量的引进培育上再加码、在“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上再突破、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上再提效、在科技管理体制机制上再优化,着力培育新动能、创造新优势,全力开创东莞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推动“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深化与中科院的战略合作,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落实与中科院共建松山湖科学城的战略合作协议,加快对接国家科技战略力量,建立松山湖科学城共建机制,与中科院科创办、广州分院以及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散裂中子源二期、南方先进光源预研项目、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立项和建设,共同谋划建设大湾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用户中心、联合实验室和高水平创新研究院。深入组织实施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东莞专项,加速中科院所属院所科技成果在莞转移转化。推动共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争取中科院加大对材料实验室的资源部署,支持材料实验室承担国家、省重大科研任务,与东莞龙头企业组建联合研发中心,与中科院母基金联合设立成果转化基金,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及原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配合省科技厅开展省实验室建设期考核评估工作,确保材料实验室考核结果优秀。

  (二)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东莞路径”。争取省市共同制定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专门支持政策并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高水平科研机构建设、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实施、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培育和高水平项目落地转化。争取设立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粤莞联合基金松山湖科学城专项,加大对松山湖科学城基础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支持龙头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产业内上下游、大中小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优化组织实施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围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需求修订创新链目录,选准攻关突破方向。探索关键共性技术“揭榜挂帅”机制,争取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产品。集中力量支持华为、OPPOVIVO供应链企业研发创新,推动链主企业及其供应链企业与大科学装置、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合作,提升产业创新策源能力,夯实产业安全基础。

  (三)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载体建设,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创业。支持东莞粤海装备产业园和水乡功能区申报省级高新区,瞄准核心支柱产业完善产业链和创新链,建设具有产业特色的创新区域。推动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实质性启动,加强对新型研发机构的监督管理,实施党组织全覆盖,定期开展对“一把手”的履职审计,根据运营绩效协商管理层人事安排;强化与共建单位的联系,用好新型研发机构理事会制度,推动共建单位对新型研发机构加大人才、设备、项目等资源投入,“一院一策”与共建单位协商推进新型研发机构的改革和处置;围绕东莞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加强新型研发机构的工程科学实验与检测设施建设、本土化人才队伍建设和激励机制设计,支持有条件基础的新型研发机构组建工程科学与技术实验室、成果转化孵化基地,为东莞相关产业核心技术创新发展提供服务支持。推动松山湖创新创业社区优质项目批量化进驻,加快优质创新创业项目的对接、遴选、接洽,出台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项目准入管理与扶持暂行办法,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创板上市企业;以李泽湘团队为依托,在社区推进建设科创训练营,加强对科技创新创业指导培训。推动市科技仪器设备平台开放共享,推进我市高校院所、龙头企业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登记,扩大科研仪器设备信息的覆盖面,拓展多元化的仪器设备服务,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便利。加强科技孵化器链条建设,引导科技企业孵化器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支持发展科技企业加速器,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

  (四)持续培育创新型企业梯队,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出台高企培育3年支持政策,在申报进度通报、专家辅导、材料审核机制、认定后状态监测等方面加强高企的全流程管理,2021年确保高企数量达到6500家,争取6800。强化对百强创新企业、瞪羚企业的深度跟踪服务与协同,建立多层次的服务机制,跟踪企业发展状况,为企业解决实际诉求,持续构建“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百强创新型企业”梯队会同松山湖管委会加快推进松山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推动出台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和基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培育生物医药龙头企业、优势企业,着力推动BNCT加速器等创新先进性项目、大型医疗器械项目落地。强化科技对东部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等5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的支撑,推动相关产业与大科学装置、材料实验室、高校院所的对接,支持在基地内建设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实验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中试验证平台、科创空间,激励基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对接省实施双十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在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精密仪器设备、前沿新材料、区块链与量子信息、生物医药与健康、激光与增材制造等产业领域进一步凝练支撑产业发展的重大研发和成果产业化项目,争取省在我市布局相关产业领域资源。抓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鼓励社会组织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

  (五)优化升级科技人才政策体系,打造科技人才聚集高地。围绕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出台战略科学家团队政策,支持大科学装置、高校和实验室引进顶尖科研团队组建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强化源头创新能力;2021年计划推荐立项1-2个战略科学家团队项目。优化调整科技人才政策扶持体系,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围绕“从0到1”的源头创新、“从1到10”的核心技术攻关、“从10到N”的高质量成果转化的不同层级,以及从研究生联合培养、青年创新创业到银龄人才不同阶段,进行分类引进、分类评价、分类支持,引进更多国际一流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建立多元化的扶持服务措施,除无偿资助外,探索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支持、市镇协同机制等具体措施,引导专业投资机构、孵化园区、属地镇街等各方资源协同支持项目落地。优化人才服务,调动社会机构力量打造科技人才沙龙、创新创业培训、人才智库、人才创新之旅等活动品牌,为科技人才在莞创新创业提供空间对接、研发对接、市场对接、融资对接、交流对接,以及工作、生活配套服务,对科技人才服务机构给予引才奖励和人才交流活动补助。优化实施东莞市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计划,争取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委员会支持东莞建设“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开放基地”,获得更多研究生联合培养指标和资源;改革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建设,建立奖优淘劣的机制,引导企业主动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强化研究生联合培养的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训练营,加强研究生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打造研究生学习、交友平台,促进校友资源整合。建立完善东莞市科技特派员人才库,争取更多市外优秀科技人员参与到东莞市企业和农村服务中,通过特派员派驻服务,探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有效方式和措施。

  (六)完善科技创新顶层设计,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根据国家、省、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的重大部署,结合当前我市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点任务,加快编制出台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时期科技发展的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保障措施,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将党中央的部署转化为切实的规划思想和行动。加强莞深主创新线性廊道的规划建设,围绕“主城区—松山湖—光明科学城—深圳南山—香港”创新廊道,对上争取省政策支持,对下强化镇街统筹,对内创新机制和优化环境,对外加强与港深的合作,强化我市科技创新的区域布局。优化升级我市科技政策体系,加强对重大科研项目、新型研发机构、企业研发机构、高端人才、成果转化等环节的政策支持,形成适用新时期、新形势科技发展需要的措施手段。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的基础前沿研究投入新机制,探索以冠名合作、社会捐赠等方式引导民间资本设立基金支持源头创新;引导民间力量开展科技成果评选,设立民间科技奖。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修订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拓宽资金支出范围,简化资金预算编制,赋予项目负责人和承担单位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修订项目管理办法,改革项目形成机制和评价机制,简化项目申报和过程管理;完善项目绩效评价制度,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及配置效率;制定科技计划诚信管理办法,建立科学规范、激励有效、惩处有力的科研诚信制度规则。





查看原文   电话咨询:13544847908   QQ咨询:1176391287

上一篇:受理新增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依托单位注册申请的通知

下一篇:没有了

友情链接 :东莞政府 东莞市科技局 东莞市经信局 东莞市商务局 广东省科技厅 广东省经信委 广东省商务厅 知识产权局 商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