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经信委

关于印发《与中山市人民政府共同推进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的通知

来源:广东省经信委     发布时间:2010-08-31     点击量:

中山市火炬区管委会,各镇政府、区办事处,中山市各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与中山市政府共同研究制定了《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中山市人民政府共同推进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中山市人民政府

二○一○年八月二十七日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中山市人民政府

共同推进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推进中山优势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中山优势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促进优势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中山市人民政府共同制定和实施本行动方案。

一、必要性与紧迫性

1999年以来,中山市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市”战略,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技改创新为动力,积极推进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投资环境创新,切实抓好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支柱产业和区域特色经济,逐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金属制品、化学制品五大支柱产业以及包装印刷、食品饮料、医药、家电等一批产业集群。全市工业竞争力显著增强,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形成了制造业为主导、民营经济和外资协调发展、产业集群与特色产业基地为载体的产业体系。2009年中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64 亿元,增长10.2 %;实现工业总产值4439亿元、增加值864.8 亿元,同比增长11.2 %9.1 %。其中优势传统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骨干企业和主导产品优势明显,品牌建设成效良好,产业水平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体系日臻完善。2009年,中山家用电器、纺织服装、金属制品三大优势传统产业工业总产值达1313.81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9.6 %。其中:家用电器606.7亿元,纺织服装453.9亿元,金属制品253.2亿元。

中山市三大优势传统产业虽已取得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不少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工业企业规模偏小。企业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规模不大,产销额超3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少。家用电器、金属制品、纺织服装三大传统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平均产值只有1.213亿元、0.535亿元和0.546亿元。

(二)产业集中度偏低。企业总体分散的特征较为明显,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和集群等建设总体分布分散。产业集中度偏低,难以产生产业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

(三)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不多。企业创新投入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品更新不快,中高级专业人才不足,特别是技术带头人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

(四)产业配套和产业链条有待完善,大部分产品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产品技术含量偏低,附加值不高,企业竞争力不强。

(五)产业国际化程度不够高,国际知名品牌少,缺乏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国际市场营销渠道建设尚不完善。

近年来的国际金融动荡对我市外向型经济造成强烈冲击,也对我市优势传统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行动方案以家用电器、金属制品、纺织服装为行动对象,明确提出推进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路、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并以三大优势传统产业为先导,带动传统产业整体全面转型升级。

二、思路与目标

(一)战略思路

全面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调结构、促转变、扩内需的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三促进一保持”为立足点,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优势传统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水平和竞争力为方向,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等为动力,推动产业上规模、提技术、强品牌、增效益,促进传统产业走上创新型、效益型、集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全面落实推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和措施,为加快全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作出更大贡献。

(二)总体目标

1、到2012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品结构得到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有较大提高,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家用电器、纺织服装、五金制品三大优势传统产业工业总产值超过1750 亿元,同比增长10 % 以上,培育形成产值超30亿元传统产业10家,超50亿元产值2家,超100亿元产值1家。

2、传统产业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利润增长率达全市平均水平,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其中,三大优势传统产业新增省以上名牌名标12个。

3、传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信息化投入占固定资产的比重逐步提高,电子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R&D占总产值的比重达1.8%,新产品产值率达15%。其中,三大优势传统产业新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

4、推进传统产业转移,提升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产业水平,引导龙头传统企业转移部分生产环节,提升纺织服装、金属制品、家用电器等集群产业规模、产业水平和企业效益。

三、主要任务

坚持自主创新,加快产业核心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向技术优势和创新优势转型升级;纺织服装通过品牌建设、工业设计、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向品牌化、高端化发展;金属制品通过引进一批上下游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升配套能力;家用电器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传统产业由个别优势向规模效益转型升级。三大传统产业通过产业合理布局、产业转移、淘汰落后产能、绿色生产,推动传统产业向低消耗、环保节能型发展。

(一)进一步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进一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完善提高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技术中心的运行水平。

1、组建企业技术中心。支持建立健全优势传统产业企业技术中心,强化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地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到2012年,新增家用电器行业企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金属制品行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纺织服装行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各1家。

2、提升公共服务平台水平。依托产业基地所在镇区,建立健全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为优势传统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提升创新能力,增强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家用电器行业以中山家电创新中心为重点,金属制品行业以小榄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山汉信快速成型服务中心为重点,纺织服装行业以沙溪休闲服装技术中心为重点,通过增加投入、招聘人才、加强合作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功能,扩展服务项目,提升服务水平,把创新平台打造成国家级或省级创新服务示范平台。

3、推进国家认可实验室建设。以国家认可实验室为载体,建立健全国家级和省级质量、计量监督检验检测机构,提升检验检测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力争到2012三大传统产业建立国家认可实验室达5个以上。

4、实施技术标准联盟战略。进一步推动企业采用国际标准生产,积极鼓励企业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制定。推动行业协会或产业集群组成标准联盟,制定联盟标准。推进“锁具联盟”标准制定、LED联盟标准制定,实施联盟标准战略。

5、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支持优势传统产业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落实企业研发费税前加计扣除政策,落实进口设备免征关税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研发和技改投入。2010年起三年内市财政扶持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资金用于家用电器、金属制品、纺织服装三大传统优势产品比例不低于20%,引导带动社会资金投入。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投入比不低于150,使行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6、强化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一是推进信息化在工业设计、生产过程控制、经营管理决策等各个环节的融合。二是推进信息技术在仓储、物流、电子商贸等商贸流通领域的广泛应用。三是实施传统工业数字化改造示范工程,推进集成化的生产执行系统(I-MES)的应用,提升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扶持和打造若干家工业生产数字化改造示范企业。

(二)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产业附加值。

进一步增强政府在培育名牌中的引导作用,打造名牌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环境,运用市场机制和行政管理相结合的手段切实做好对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指导,对已获名牌称号的产品,要重点扶持,引导使其做大做强,对质量好,规模大的产品要重点培育,争创名牌。

1、力促名牌企业做大做强。目前,全市家用电器、纺织服装、金属制品三大传统产业省级以上名牌名标产品达89个,其中国家名牌名标产品9个,省名牌名标产品80个,市政府对这批名牌名标产品从财政政策激励、舆论宣传、打假治劣、市场推广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努力为名牌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使名牌产品和企业快速发展,做大做强。

家用电器行业利用已拥有的龙的、美的、格兰仕、TCL等中国名牌、驰名商标和“中国小家电产业基地”、“中国家电配套创新基地”等优势,扩大电风扇、豆浆机、热水器、电磁炉、吸尘器、电水煲等“中山小家电”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市场份额。金属制品拥有华帝燃具、创尔特燃具、固力锁具、华锋锁具等中国名牌及小榄镇“中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的影响力,扩大金属制品,特别是燃气具、锁具、脚轮、铰链等产品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市场份额。纺织服装行业拥有霞湖世家、柏仙多格、东方儿女、康妮雅、依之舍等一批中国名牌、省名牌和“中国休闲服装名镇”、“中国内衣生产基地”的影响力,扩大纺织服装特别是休闲服装和内衣在国内外的市场份额。

2、大力引导和鼓励企业争创名牌。制定可持续发展计划,以名牌战略为载体,以优势产品为依托,有计划、有重点地对一批基础管理工作较好,名牌意识较高、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及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好、信誉度高的产品进行分类指导、跟踪服务、重点培育、落实措施,力促其成为省名牌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壮大名牌产品数量,推动更多的名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提高我市企业整体竞争力。

3、提升工业设计水平。通过开展中山市工业设计大赛,发动企业参加“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等形式提高企业乃至全社会重视工业设计的意识,制定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扶持政策,推动中山企业工业设计水平的提升,引导一批企业创建广东省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加快小榄智造创意设计园的建设,使之建成中山市工业设计创意中心。积极开展工业设计成果与优势传统产业对接活动,引导工业设计走进优势传统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

(三)提升行业集中度,提高产业竞争力。

加大产业集群的发展力度,提升集群的技术优势、配套优势、市场优势,增强集群的凝聚力。通过大企业收购兼并、国际化、加快扩张等多措施提升产业集中度。

1、重点引进和培育大企业大项目。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吸引外来投资,围绕发展优势传统产业,重点引进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国500强、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以及技术含量高、成长快、产业配套强的优质中小企业。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扩产和带动配套企业、关联企业前来中山投资发展。积极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实行转型升级,延长产业链条,加强与本地企业的产业配套。利用我市雄厚的制造业基础,鼓励跨国公司、行业龙头在我市设立区域性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培训基地,提升产业集中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大项目领导责任制、招商引资奖励机制和项目跟踪服务制,促进重点大项目的落实。

在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上,家用电器行业要重点瞄准日韩、欧盟等国的知名企业;金属制品行业重点关注德国、美国、日本等国的知名企业;纺织服装行业要积极关注生产中端产品的港台、韩国及生产高端产品的欧美等国的知名企业。

2、推进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积极引导有实力的优势传统企业扩大海外投资或开展国际合作,开展国际化经营,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建立国际化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体系;鼓励优势企业培育国际品牌,通过在国外注册商标、出国(境)参展、在目标市场宣传推广、设立境外营销机构等多种形式,提升自主品牌国际知名度和附加值。鼓励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组织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推介中山传统特色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鼓励优势企业成为联合国采购注册供应商,参与联合国采购和国外政府采购。支持优势企业积极进行反倾销应诉,为企业争取良好的国际市场环境。

在推进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鼓励和支持中山的三大优势传统产业企业建立港澳台、东南亚、北美、欧洲、中东、独联体等营销渠道,与掌握产业核心技术的外国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在东盟等生产成本较低、政局稳定的国家建设生产基地。

3、推动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鼓励三大优势传统产业企业实施体制创新,促使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推进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重建,引导企业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资本运营手段扩大经营规模,形成一批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完善对企业的指导和监管,引导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健全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四)提升产业环境友好度,建设低碳经济。

提升优势传统产业环境友好度,抓好循环经济的发展,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推广清洁生产,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一是金属制品、纺织服装等产业以大中型企业为重点,通过技术创新和改进管理,落实节能减排,“三废”治理措施;家用电器产业重点开发节能产品。二是大力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有效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促进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协调统一和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落实“双转移”,优化产业布局。

1、扶持优势企业市内扩张性转移。统筹规划市内产业聚集区整合土地资源,集中建设用地指标,在经济欠发达神湾、板芙、民众等镇区规划建设若干个产业园区,鼓励和扶持经济发达镇区将部分优势企业有序地向园区进行扩张性转移,促进优势企业发展壮大和升级转型。

2、引导部分企业市外“适应性”转移。大力发展市外产业转移园,鼓励镇区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和资源现状,在市外选择具有成本优势、资源优势的地区发展产业转移园,有序地引导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企业向市外进行“适应性转移”。全力做好“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园”、“中山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园”建设。

(六)项目建设。

1、家用电器产业。以南头镇家电创新升级示范区、东凤镇小家电产业基地、黄圃镇中国家电配套创新基地和古镇镇中国灯饰之都为依托,以美的、格兰仕、长虹、龙的、欧普、华艺、木林森等一批优秀企业为骨干,重点支持建设高效节能型家电、LED灯具、模具生产线升级、平板生产线、工业设计等关键技术项目,建设白色家电节能等一批技术改造项目,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详见附表)。

2、金属制品产业。以小榄五金制品生产基地为依托,以华帝燃具、长青燃具、高利锁具、华锋锁具、香山衡器等一批优秀企业为依托,突破指纹、磁卡电子智能锁关键技术、燃气具高效环保技术,实现产业升级,提高附加值。建设低碳环保燃气具升级技术改造等一批项目,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详见附表)。

3、纺织服装产业。以沙溪休闲服装名镇和小榄内衣生产基地、大涌中国牛仔服装名镇为依托,康妮雅、中山丝绸、依之舍、霞湖世家、东方儿女等一批优秀企业(品牌)为载体,以功能性服饰、高档服装为产品升级重点,建设一批节能减排、无水漂洗、电脑编织等项目,推动服装行业产业转型升级(详见附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成立指导小组,由分管委领导及相关的处室负责加强对共建工作的指导协调,制定具体的扶持政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开展。

中山市成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作的统一部署和组织协调,把握工作方向和重大决策,指导、监督和检查转型升级的进展情况,贯彻落实相关政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中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组建而成,具体负责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日常组织、联络和协调工作,组织编制实施方案,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中山市各级政府落实领导分工联系制度和领导责任制度,切实加强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领导。各镇人民政府、区办事处、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行动方案的总体要求和发展思路,制定相应措施,加强指导和扶持,及时研究解决升级中的问题,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各镇区经贸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的组织实施,落实推进各项政策措施。

(二)落实配套扶持政策。

1、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设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相关计划专项,专项资金对方案提出的项目予以重点支持。中山市设立财政配套专项资金,对获省扶持的重点项目市财政给予配套资金扶持。

2、支持传统产业关键技术领域、薄弱环节攻关的技术创新项目,提高传统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传统产业的创新服务能力;支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生产设备,提高传统产业产品质量和档次;支持传统工业数字化改造示范企业。

3、对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企业,给予一定补助。支持传统产业工业园区的废物集中处理、集中供气、原料供给、节能降耗等配套设施进行改造或建设,建设友好型传统产业园区。

4、对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制定放宽落户的政策条件,健全企业人员职称评定制度,对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专项奖励,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5、支持传统自主品牌企业境外投资、开展境外加工贸易、设立境外研发机构、建立境外销售中心等开展国际化经济合作。

(三)健全投融资保证体系。

加强政、银、企的沟通协调,落实政府、银行信贷合作协议,对符合信贷条件的优势传统产业企业,金融机构要积极提供必要的信贷支持,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积极发挥中山信用担保机构、中山小榄镇、东凤镇村镇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的优势,为传统中小企业提供高效的融资渠道,切实帮助传统企业解决融资问题。

(四)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宣传,大力宣传政府转型升级传统产业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及扶持政策等,对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做得好的典型,要认真总结,重点报道,大力推广,积极营造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良好氛围。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



查看原文   电话咨询:13544847908   QQ咨询:1176391287

上一篇:关于请报送2010年产业转移责任目标及上半年落实情况的函

下一篇:关于组织参加第七届中博会相关活动的通知

友情链接 :东莞政府 东莞市科技局 东莞市工信局 东莞市商务局 广东省科技厅 广东省工信委 广东省商务厅 东莞市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局 商标局
备案号 :粤ICP备17125350号
亿鸽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