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级以上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顺德区经济促进局,各处室:
现将《2010年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市(区)、各处室实际情况,贯彻落实有关工作。
执行中工作进展情况、问题及建议,请及时与我委技术改造投资处联系。
附件:1.2010年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
2.2010年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分工进度表(略)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二○一○年
(联系人:姚瑞婷,电话:020-83133360,传真:020-83133364,E-mail:jsc@gdet.gov.cn)
附件1:
2010年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根据党组会议决定事项要求,现就2010年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制定如下行动计划。
一、工作思路
全面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调结构、促转变、扩内需的工作部署,以推进“三促进一保持”为立足点,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转型升级为方向,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化为主要手段,推动传统产业上规模、提技术、壮品牌、增效益,促进传统产业走上创新型、效益型、集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着力推动六大转型升级路径。
——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传统产业由个别优势向规模效益转型升级。
——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信息化融合,推动传统产业由成本优势和比较优势向技术优势和创新优势转型升级。
——通过产业转移,推进产业合理布局,实现传统产业由分散经济向总部经济转型升级。
——通过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由资源消耗向生态环保转型升级。
——通过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推动传统产业由出口导向向内需和出口并重转型升级。
——通过品牌建设、工业设计、商业模式创新,提升产业价值,推动传统产业由制造向设计创造升级,由单纯制造向研发、生产、营销服务复合发展转型升级。
二、工作目标
——壮大产业规模,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2010年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60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2%,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6%左右;培育形成产值上百亿传统企业15家,上千亿传统企业1家。
——提升产业层次,提高效益和质量。力争2010年,优势传统产业利润增长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传统产业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传统产业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5个左右;淘汰落后水泥产能500万吨。
——强化自主创新,推动产业信息化。力争2010年优势传统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左右,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5%以上;R&D占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8%;大中型工业传统企业R&D经费支出额同比增长20%左右;传统产业信息化投入占固定资产的比重逐步提高。优势传统产业新产品产值率8~10%;新增传统产业拥有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0家左右。
——打造区域优势,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力争2010年优势传统产业重大产业基地达到3-5个,省市共建优势传统产业基地达到10个左右;优势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达到50个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制定政策规划,加强工作引导。
1.制定促进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对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进行调研分析,摸清全省传统产业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结合全省产业结构调整相关工作,制定《促进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2.实施重点地区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在省的行动计划指导下,指导广州、佛山、揭阳、阳江、惠州、云浮等传统产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围绕该地区主要优势传统产业,制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明确转型升级的载体和项目,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并由我委和各市联合发布实施。
3.编制完成广东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二五”规划。 总结“十一五”以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成就经验,准确判断“十二五”传统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把握传统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主要矛盾,厘清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结合实际提出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二)做强重点领域,提升产业层次。
1.明确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根据现状和发展前景,确定家用电器、纺织服装、建筑材料、食品饮料、金属制品、轻工造纸、家具、中药等优势传统产业中的重点行业,并根据每个行业特点,确定其转型升级主攻方向。其中,家用电器的主要方向为智能和环保,建筑材料的主要方向为节能环保,食品饮料的主要方向为质量安全,家具的主要方向为生态环保,金属制品的主要方向为提高产品档次和品种,纺织服装的主要方向为品牌质量,中药的主要方向为名优品种二次开发。今年的行业管理、财政支持等工作都围绕主攻方向展开。
2.做大做强一批优势传统企业。加强大企业集团扶持力度,对目前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以上及各个行业前五名企业,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直通车服务、市场促销等手段,集中省市资源加以扶持,培育成为规模大、实力强、主业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并鼓励传统产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来做大做强。加强外引内联,推动扩大与宝洁、杜邦、可口可乐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中材集团、华润集团、海螺、中烟、中粮等国内大型企业的合作,提升主要行业集中度。支持民营传统产业企业做强做精做专,加大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平台建设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集团的配套协作,推进传统产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上水平。
3.打造一批传统产业广东品牌。结合“千百亿”名牌培育工程,加强传统产业品牌建设,使传统产业拥有的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数量不断增加。加强对传统产业名牌企业的培育。依托产业集群,打响传统产业区域品牌,推动“顺德家电”、“古镇灯饰”、“虎门服装”、“潮州陶瓷”、“云浮石材”、“黄圃腊味”等的影响力。紧紧围绕全省扩内需促消费活动,利用我传统产业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借助“广货全国行”活动和“广东商贸城”活动,推动我省建材、家具、食品、轻工等优势传统产品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份额。
4.加强传统产业标准制定。加快优势传统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推进优势传统产业龙头企业拟定申报国际、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尤其要加强组织传统优势家电企业以“绿色制造”为突破口,推动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化。加快推进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鼓励企业广泛采标生产。加强传统产品质量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三)建设重大基地,提升集聚水平。
1.推进重大基地和重点项目建设。以重大项目为载体,以行业龙头企业为实施主体,加快推进新型家电、新型建材等重大基地建设,积极推荐有条件的基地和园区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深化开展省市共建先进制造业基地。结合实施重点地区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推进已签约的江门纺织化纤、揭阳纺织服装、佛山家电、阳江五金刀剪、潮州陶瓷等基地建设,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并在现有共建基地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继续实施共建,使传统产业拥有的共建基地达到10个左右。
3.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修订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继续认定和建设一批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使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达到50个以上。选择重点产业的产业集群为试点,推进产业集群内传统产业链条的完善和企业间的协作,探索建立传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对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进行联合攻关。
4.稳步推进传统产业转移。设立传统产业转移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专项,对产业转移和异地改造项目,特别是入园项目给予财政支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推动陶瓷、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等行业合理配置企业总部与生产基地。
(四)突出自主创新,增强升级动力。
1.实施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工程。实施传统工业数字化改造示范工程,推进集成化的生产执行系统(I-MES)的普及应用,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扶持30-35家工业生产数字化改造示范企业,打造一批传统工业数字化改造示范优秀企业。组织实施一批信息化提升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重点支持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企业自动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2.实施传统产业自主创新工程。支持传统产业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新增传统产业拥有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0家左右。支持技术中心研发、设计、试验、检测、产业化等建设,使其成为传统产业突破和解决关键技术的平台。加大新产品开发扶持力度,进一步落实企业研发费前抵扣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鉴定工作,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落实进口设备免征关税等优惠政策,增强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积极性。
3.实施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技改工程。按照三年内投资1000亿元对1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重点技术改造的“双千工程”要求,设立优势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专项,结合传统产业100强项目,以五金家电、建筑材料、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领域为重点,选取一批优势传统产业项目,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实现主要行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扩大优势传统产业融资渠道,针对优势传统产业组织投资对接,举办技改项目推介会,向金融机构推荐优势传统产业项目。加强对传统产业投资管理,引导全社会传统产业投资导向。同时,积极推荐我省传统产业优势项目申报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组织的有关专项。
(五)加强节能降耗,发展低碳模式。
1.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在已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我省“十一五”淘汰落后水泥产能3200万吨任务的基础上,再淘汰落后水泥产能500万吨,力争“十一五”淘汰落后水泥产能总量达5600万吨。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部署,以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焦炭、造纸、制革、印染等行业为重点,摸清全省落后产能情况,制订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和阶段性计划。制定传统产业淘汰及更新引导目录,明确产业限期淘汰的产能和工艺技术装备。加大财政资金对落后产能退出、转型转产企业的扶持力度,确保落后产能平稳退出。
2.加强节能降耗。鼓励传统产业利用先进工艺技术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开展企业落后耗能产品、设备专项监察,加快落后产品、设备淘汰进度,促进节能产品、设备的应用推广。
3.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及时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传统产业企业对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使传统产业拥有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在传统产业中组织开发一批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等,突破传统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推进传统产业清洁生产向纵深发展,在传统产业中,力促一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认定奖励一批“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
(六)狠抓工业设计,提升产业价值。
1.举办第五届“省长杯”全省工业设计大赛。3月份在广东工业设计城启动大赛,围绕“面向现代产业的设计”主题,结合属于传统产业的大赛征集重点领域,广泛发动全社会各企业、设计机构、院校、设计师参与,力争形成一批面向传统产业的工业设计成果。
2.开展工业设计成果和传统产业对接活动。结合工业设计大赛,把优势传统产业领域设计成果进行对接和交易。对可产业化的设计成果,予以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资金支持。对获奖的并可产业化的设计产品在推广和销售中按规范使用“省长杯”优良工业设计奖标志。
3.举办“工业设计走进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活动。针对我省传统产业重点地区、重大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内企业的需求,对获奖的工业设计大赛成果进行宣讲和推荐,并在项目征集、深化设计等阶段与相关企业进行互动。
4.推动粤港工业设计合作。围绕粤港共建“珠三角工业设计走廊”推动粤港设计与广东产业加强合作,开展引进香港工业设计服务产业试点,鼓励香港设计师到珠三角地区合资或独资开办面向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的设计机构,支持广东设计企业联合香港同业设立合资、合营设计公司,利用香港发到的工业设计推进我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七)总结推广典型,营造良好氛围。
广泛、深入开展调研,结合重点行业、重点地区行动计划,掌握全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进展情况,认真总结促进转型升级做得好的地区、行业、企业典型经验,尤其是勇于创新、走出一条好路径、建立一个好模式的典型案例,以及转型升级取得重大成效的标杆企业,及时进行挖掘、提炼、总结和宣传推广。
四、保障措施和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总体工作由技改处统筹协调,法规处、经济运行处、技术创新与质量处、节能和循环经济处、工业园区处、原材料工业处、消费品工业处、信息化推进处、中小企业局共同参与。
(二)加强工作配合。
传统产业重点地区要选准优势行业,切实制定本市、本地区的工作方案和行动计划,注重典型的挖掘和总结等,配合做好推进工作;相关处室要紧紧围绕自身职能,按照行动计划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工作形成委内合力。同时,加强与行业协会的沟通,充分发挥其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中介作用。
(三)加强资源配置。
加大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节能减排、中小企业等相关专项资金对优势传统产业的支持力度。在省级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中设立优势传统产业升级工程专项,通过招标和评审等方式,用于对优势传统产业的专门支持。
(四)加强宣传力度。
结合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各项工作,加强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宣传,特别是对先进地区和先进企业,好的模式和典型的宣传,营造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良好氛围和竞争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