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经信委

关于印发2010年产业转移工作要点的通知

来源:广东省经信委     发布时间:2010-02-10     点击量:

 

各地级以上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顺德区经济促进局,省产业转移工业园:

现将《2010年产业转移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贯彻落实有关工作。

执行中有什么情况、问题及建议,请与我委工业园区处联系。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二○一○年二月八日

(联系人:张会洋,电话:020-83135877,传真:83135942

  E-mailszb@gdet.gov.cn

 

2010年产业转移工作要点

 

2009年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三促进一保持”的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在完善配套政策、强化规划引导、开展目标责任考评、筹备召开全省双转移工作会议、开展园区整合认定、组织开展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评选、赴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考察招商、开展调研督查、协调落实产业转移相关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全省产业转移工作特别是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逆势而上的良好发展局面。2009年全省33个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907.18亿元,增长17.08 %(注:同口径同比,下同);工业增加值232.33亿元,增长21.2%;创税53.1亿元,增长33.99%33个园区共吸纳劳动力约39.2万人,其中本地劳动力26.7万人,占68%

一、2010年工作思路和主要目标

工作思路:围绕提高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珠三角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充分利用后金融危机的机遇期,加强政策推动和考核督促,加快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推动园区两化融合、两业融合,强化对外宣传和交流,推动产业转移工作迈上新台阶。

主要目标:

--园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确保实现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争取实现200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300亿元,创税75亿元,三项指标均分别增长50%左右。其中省示范园实现工业总产值120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50亿元,创税60亿元。

--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珠三角地级以上市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进一步降低,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人均GDP增幅与GDP增幅差距进一步缩小。

--园区管理和建设取得新成效。园区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产业转移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园区合作共建机制进一步创新,开发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效,产业集聚优势更加明显,产业转移的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

二、2010年工作要点

(一)抓政策推动,着力创造有利于产业转移的体制机制。一是开展现有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进一步协调落实产业转移相关政策。重点推动落实省产业转移奖励资金等相关政策,鼓励珠三角企业转入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协调省财政厅尽快出台珠三角1亿元共建资金管理办法,督促共建资金加快落实和发挥效益。协调落实省产业转移工业园“零收费区”政策,降低入园企业成本。督促珠三角各市落实安排财政资金、定期召开会议、派人任职挂职、联合招商引资等合作共建要求,并不断创新合作共建机制,探讨在现有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内划出部分区域由珠三角市开发经营并收益,提高珠三角政府推进产业转移的积极性。二是督促珠三角各市按照《全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总体规划》的要求,加快制定完善产业转移规划和实施方案。三是制定出台《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园区更名、规划调整和扩园的条件、程序和相关要求,实现园区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四是研究制定将产业转移“再推一把”的新政策、新措施。运用财政、信贷、环保、土地和价格手段,形成激励产业转移的体制机制和利益导向,重点要在提高珠三角地区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以转移促转型方面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填补政策空白。各市也要制定完善并落实产业转移相关政策,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步伐,促进园区集聚发展。

(二)抓招商引资,突出培育园区主导产业,发展配套产业,推进园区专业化发展。一是在中博会、山洽会上,分别组织省产业转移工业园专场推介会或设立专门展区,开展园区宣传推介和招商引资工作。二是开展全省层面的产业转移大型专题招商活动,研究统一组织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到台湾、香港开展集体招商引资活动。三是继续推动省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到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考察交流,推进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四是推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所在地政府与珠三角地市政府联合招商,与省属国有大企业和中央企业进行合作招商。五是成立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借助协会力量推动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六是建立省产业转移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招商平台,组织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进行网上招商。各市也要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模式,举办各种形式的推介招商会,实行产业招商、协议招商、亲情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专业招商,切实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三)抓园区建设,着力推进园区两化融合、两业融合和循环经济工作。一是发挥省市产业转移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作用,吸引银行资金投向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民间投资主体进行园区开发建设,加快培育园区主导产业,发展配套产业,推动园区专业化发展,增强产业集聚功能,提升园区建设水平。二是推动组织实施一批园区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项目,引导园区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步伐,注重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把信息技术融入到研发设计、生产、流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各个环节,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园区企业技改、创新、中小企业项目的资金支持。三是推动以省产业转移工业园为载体,打造一批融资服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科技信息、品牌展示和技术支撑服务平台,推进实施园区生产服务业示范工程,帮助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的问题,实现园区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四是推动出台我省循环经济工业园认定办法,研究制定鼓励园区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推动一批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列入省循环经济工业园试点,实现园区集中供电、供气、供热、供冷和环境污染治理。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对园区企业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资金扶持,推进园区循环经济工作。

(四)抓考核督查,着力建立完善产业转移工作机制。一是修订完善产业转移目标责任考核评价办法和考核标准,组织2009年度产业转移目标责任考核评价工作,重点解剖“三个最好和三个达不到标准的最差的地级以上市”的产业转移情况,请主管部门和专家会诊,请新闻媒体全程跟踪报道,让先进得到表彰,经验得到推广,让后进认识差距,明确症结,加快追赶。目前要抓紧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程序,建立专家库,工作方案上报双转移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后实施。二是配合省财政部门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指导各地合理、高效、安全地安排和使用各项产业转移扶持资金。三是配合省环保部门不定期对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开展环境保护专项督查,推进园区环境保护工作。各市要认真做好目标责任考评、产业转移资金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通过考评、督查,切实推进园区建设和产业转移工作。

(五)抓宣传交流,着力扩大产业转移的社会影响。一是召开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经验交流会,开展园区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二是组织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到省内外先进地区学习园区开发管理先进经验,推广好的做法。三是总结一批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模式,推广宣传一批珠三角地区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腾笼换鸟,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思路、模式和先进典型。四是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开设专栏、专版,对产业转移先进地区、先进行业和先进企业进行宣传报道。五是办好双转移专刊,使其真正成为双转移工作内部宣传平台。六是编制印发全省产业转移宣传手册。各市要总结园区开发建设和产业转移、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进经验和工作成效,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产业转移工作的正面宣传和报道。

(六)抓信息建设,着力规范产业转移管理机制。一是加快“广东省产业转移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进度,做好系统上线后的日常维护工作,以系统投入使用为契机,进一步规范省产业转移工业园信息报送和信息管理工作,提高报送效率,确保数据及时、完整。二是按照有关要求和规定,及时发布产业转移有关信息,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三是做好与统计部门的衔接,推动产业转移相关数据统计逐步纳入全省国民经济统计体系,规范统计报送工作,提高数据统计质量。各市和各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要把产业转移信息统计工作提高到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的高度抓好落实,配备专门人手加强数据报送,保证数据报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七)抓重大活动,着力优化产业转移的社会环境。一是筹备召开2010年全省双转移工作会议,总结2009年以来双转移主要工作和成效,宣传推广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开发建设和珠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双转移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重点要做好起草省领导讲话稿、编印会议材料和协助会务工作。二是提请召开省双转移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按照省领导在我委《关于报送产业转移初步成效调研报告的函》上的批示,针对当前产业转移的薄弱环节,研究制订将产业转移“再推一把”的得力措施。三是开展调查研究,提高务虚能力。重点是开展包括珠三角各地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情况、省产业转移工业园面临的融资难、用地难、招商难情况和我省工业入园情况等难点、热点问题的调研,摸清情况,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



查看原文   电话咨询:13544847908   QQ咨询:1176391287

上一篇:关于认真做好2009年度全省拍卖企业监督核查工作的通知

下一篇:肇庆市宏强保健酒厂等2家拟换发省酒类生产许可证企业名单公示

友情链接 :东莞政府 东莞市科技局 东莞市工信局 东莞市商务局 广东省科技厅 广东省工信委 广东省商务厅 东莞市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局 商标局
备案号 :粤ICP备17125350号
亿鸽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