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经信委

关于省政协第十二届四次会议第20210998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广东省工信厅     发布时间:2021-06-05     点击量:

刘建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推广东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20210998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我们赞同您提出的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推广东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我们按照“先典型引路、后全面推广”的实施路径,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分类施策,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一)加强统筹规划,制定数字经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政策体系。为强化数字化发展顶层设计,广东于今年5月印发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意见》,对“十四五”时期广东数字化发展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谋篇布局。为构筑数字经济发展法制保障,广东正在编制《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草案)》,规定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及数据开发利用保护、数字技术创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保障活动,将于年内颁布并实施。为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主战场,广东早在2018年3月就率先发布了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地方政策,并先后出台了“实体经济十条”“民营经济十条”“制造业十九条”“制造业投资十条”等系列政策措施。今年全国“两会”后,省长马兴瑞同志第一时间主持召开了“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会”,提出将在工业技术改造、智能制造升级、科技创新奖励、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人才培育等加大政策力度,推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2.0”版,为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搭建平台,营造开放共享的数字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方式,搭建各类数字化转型交流合作平台,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普及和全方位推广应用。2017年以来,连续4年在广州、深圳召开中国工业互联网大会,促进制造业供需双方精准对接,打造制造业数字化领域的“广交会”。组建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数字化工业软件联盟等,引进各类国家级创新机构,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共性技术测试、标准研制、产融对接等公共服务。建立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家咨询委员会,包括来自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百名企业家、专家学者,为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政府决策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3年来,省、市、区(县)累计举办超过400多场制造业数字化领域的宣贯、培训以及对接活动,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

  (三)凝心聚力解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关键核心问题。全面推行数字化转型领域关键技术“揭榜挂帅”制度,推动国家实验室建设,以强化高质量数字供给为保障,打造坚实可靠、自主可控、全球领先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高地。针对广东制造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缺芯”问题,大力发展工业芯片,加快发展5G工业模组、传感器等,支撑5G+工业互联网规模应用和制造业数字化发展。开展工业软件根技术攻关,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开放应用场景,会同行业工业软件企业和系统解决方案商,集中力量突破基础工业软件关键技术瓶颈,打造自主可控的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推动工业企业广泛应用。先后引进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一批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机构,促进工业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体验中心等落户广东。

  (四)提速信息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建设。集中力量推进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夯实网络支撑。2018年11月在全国率先开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广州),目前已建成33个行业/区域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涵盖了注塑装备、生物医药等18个重点行业,接入二级节点的企业数量累计2129家,标识注册量35.5亿个,累计解析量15.2亿个,所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推进数字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推动省大数据标委会开展大数据等数字经济领域的标准制修订工作,推动发布《大数据业务分类与代码》等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开展《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标准推广和应用。

  (五)聚焦工业企业,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一是打造“灯塔式”标杆示范。围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食品医药、轻工材料等重点行业,支持行业骨干企业和领军企业牵头,立足行业特点和数字化转型实际需求,积极探索工业互联网落地应用场景,建设“灯塔式”标杆示范项目。二是推动中小型工业企业广泛“上云上平台”运用工业互联网新技术降本提质增效。按照“企业出一点、平台让一点、政府补一点”的原则,推动各类平台在研发管理协同、生产设备状态监控、智能排单调度等领域提供了超过400项应用服务,并以事后奖补方式支持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运用“低成本、快部署、易运维”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解决生产制造环节的痛点难点问题。累计推动超过1.5万家工业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50万家企业“上线用云”降本提质增效。

  (六)发展数字化新模式新业态。积极发展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模式,培育共享制造、个性化定制以及众包、众创、云共享、远程运维等服务型制造新模式,以低成本、易见效的微数字改造方式,促使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特别是面对疫情大战大考,各类新业态新模式潜力加速释放,一批数字化转型平台商、服务商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开发一批战“疫”云产品,试点一批产业集群,加码一批扶持政策,5G、工业互联网等赋能传统产业,助力受疫情影响企业顺利复工复产、共渡难关。疫情期间,广东支持打造了330多个“战疫”云产品,发挥了工业互联网“在线”配置生产要素的优势,有效缓解了企业复工复产中“缺订单、缺人员、缺物料”等痛点问题。如,深圳云工厂发挥“共享制造”优势,整合了1万多家零部件加工厂的“在线”制造产能,统一对外接大单;聚鲶工业立足揭阳塑料日用品产业集群,构建数字化“中央工厂”,生产成本降低25%、质量提升15%;智布互联通过将纺织机加装数据采集盒,将佛山张槎镇数万个作坊式、家庭式的小车间、小工厂互联互通,将闲置产能充分利用,使整个专业镇生产协同效率整体提升30%。

  (七)加强金融扶持。“十三五”期间,广东省级财政累计安排资金超过200亿元,在全国率先出台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地方政策,在工业技术改造、智能制造升级、科技创新奖励、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人才培育等方面综合施策,为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持续加大对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科技创新券适用范围,加强用地保障,切实增强企业对加大科技创新和数字化改造的动力。积极运用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率先打造“数字政府+金融科技”新模式,以数字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截至2020

  

  年底,“中小融”平台已申请接入250项数据,累计服务企业72万家,实现融资突破370亿元。积极鼓励金融机构针对特色产业集群创新供应链融资产品,选取广州、深圳等7个城市开展试点,探索构建供应链金融平台服务新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低成本的金融服务。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接下来,我们将紧紧抓住这一轮数字化发展浪潮机遇,加快突破数字化关键技术,不断完善和提升数字化基础设施,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持续推动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主的产业数字化,不断培育数字化发展新动能,助推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快突破数字化关键技术。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打造数字技术的研究基地和原始创新策源地。探索政府采购、首台(套)装备、首版次软件示范应用等政策支持创新产品和服务,提升数字经济领域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水平。

  (二)培育优秀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完善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加快培育一批专业化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商,重点建设一批跨行业、跨领域以及特定行业、特定区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进一步放宽服务商注册资本、营业收入、利润税收等规模效益类指标门槛,建立侧重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潜力的资源池服务商评价指标体系;组织供需精准对接。依托产业联盟、商协会等,深入产业集群,组织开展优秀服务商与制造企业的供需精准对接,帮助服务商拓展市场。

  (三)分类施策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一是面向大型企业,支持制造业龙头企业应用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数字化转型,实施以传统制造装备联网、关键工序数控化等为重点的数字化改造,推进各类传统生产设备与信息系统广泛互联互通,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示范。二是面向中小企业,加快推动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开展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开发推广具有行业特色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发展工业软件,提升产业链协同水平,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群体性突破。三是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系统和数据对接,构建跨界融合的新型产业供应链体系。

  (四)夯实网络和安全基础。一是夯实网络基础。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广州),大力推动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在重点行业领域的应用推广。进一步推动网络降费提速,重点面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基础电信企业推出更有针对性的优惠资费方案和企业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二是提升工业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引进落地国家工业信息安全“一网一库三平台”能力,建设连通国家、省、市三级的工业控制信息安全监测预警平台。加快发展工业信息安全产业,突破一批工业自动化和工控安全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加快研发工业系统核心设备及系统,并在重点行业实现产业化应用。

  (五)强化人才支撑。一是加快引进培育制造业数字化领域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健全人才评价机制。二是进一步加强高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等制造业数字化领域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制造业数字化专业人才。三是加强制造业人才政策宣传解读和社会舆论引导,营造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六)创新金融服务渠道。一是引导各类投资基金、民营资本、融资性担保机构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针对重点产业集群的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金融配套服务。二是推动制造企业与金融机构精准对接。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产业链金融融资,为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重点支持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与金融机构共同研发基于工业互联数据、适合中小企业的新型金融产品。三是支持优秀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拓展融资渠道。积极推动与创投、风投等社会资本的对接。

  (七)构建良好产业生态。一是强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加强数字化转型的宣传培训,引导制造企业转变管理思路和发展理念,改革管理和组织架构,实施数字化转型“企业一把手”工程,坚定推进数字化战略;二是构建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改革技术创新成果发展评价和转化机制。进一步营造包容审慎、鼓励创新、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三是支持制造业企业、服务商、行业协会参与制定相关国家、地方标准。重点研制5G、工业大数据、工业APP开发部署、标识解析、安全能力评估等当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急用的技术标准。加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知识产权保护。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1年6月3日

  联系人及电话:高新国 020-83134305  




查看原文   电话咨询:13544847908   QQ咨询:1176391287

上一篇:关于公开征求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意见的通告

下一篇:红色电波重走光辉路改革开放开启新征程

友情链接 :东莞政府 东莞市科技局 东莞市工信局 东莞市商务局 广东省科技厅 广东省工信委 广东省商务厅 东莞市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局 商标局
备案号 :粤ICP备17125350号
亿鸽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