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厅

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的通知

来源:广东省科技厅     发布时间:2006-02-08     点击量:

粤科党字〔2006〕2号

各地级以上市科技局,各省级以上高新区管委会,厅属各单位、机关各处室: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于1月9~11日在北京成功召开。这次全国科技大会是建国以来召开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大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进入新世纪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员大会,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全面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加速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广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科技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现就如何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讲话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站在我国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高度,精辟论述了科学技术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深刻阐明了制定并实施本世纪第一个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全面规划和部署,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具体,是我们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指南。

  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指出,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我们党深刻分析新世纪新阶段的形势和任务做出的重大决策。实施《规划纲要》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全局,特别要把握好经济与科技、政府与市场、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统筹兼顾与保证重点、近期与长远等重大关系。

  各地各单位要精心安排好学习活动,并专门组织学习讨论,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重要讲话精神,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庄严使命,努力完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开拓进取、奋发图强、加强自主创新,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二、深刻认识走自主创新发展道路的重大意义,增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广东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

  ㈠ 深刻领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本质上是依靠创新实现国家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宗旨和内在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和谐社会,涉及到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科技的支撑,因此,必须通过自主创新,强化全社会公共研究和公共科技服务力量,使我国社会发展科技水平显著提高,保障人民生活安康,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和平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竞争的核心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西方发达国家限制对我国高技术和产品出口的政策不会改变,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却日益突出。我们只有选择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㈡ 深刻领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特别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如果我们从现在起还不重视加强自主创新,急起直追,我们就会被汹涌澎湃的科技革命浪潮抛下,就会痛失难得的战略机遇,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会失去伟大复兴的最重要的基础――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㈢ 充分认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广东,既是在经济全球化中我省提高竞争力、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我省破解发展中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到2010年广东人均生产总值要比2000年翻一番,2020年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完成这一目标,建设创新型广东是关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本途径。广东自主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少,大部分产业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已经成为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过去是一马当先,现在是万马奔腾,时不待我,稍纵即逝。目前,我省已经进入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如果我们不抓住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难得机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广东将会失去先机,排头兵的地位将难以保持。

  三、认真落实自主创新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

  建设创新型广东,在自主创新的具体实施上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要实现从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要加强对原始创新的支持力度,力争实现我省科学技术发展的跨越。二是要实现从单项创新向系统集成创新的转变,要把调整科技创新模式,加强集成创新,作为当前解决产业发展中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的重要手段。三是要实现从各自开展科技攻关向联合攻关转变。要加强产学研结合,组织省内外、国内外科技力量和资源联合开展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攻关,重点突破一批战略性、关键性技术,迅速抢占一批本世纪科技及高科技产业的制高点。

  建设创新型广东,在自主创新的战略思路上要实现五个转变,即创新途径要从当前以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为主逐步向以自主创新为主转变;发展方向要从比较重视工业经济向更加重视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共同发展转变;能力建设要从注重科研机构、企业的单线发展向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全面发展转变;价值取向要从比较重视项目实施向既重视项目实施又更加重视发挥科技人才作用转变;目标定位从比较重视近期市场目标为主向满足近期市场与引领中长期市场相结合转变。

  为了实现建设创新型广东的目标,更好地贯彻科技发展方针,我们要取得以下八个重大突破。

  ㈠ 自主创新能力有重大突破。

  自主创新能力是第一竞争力,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大幅度提高我省竞争力。

  ㈡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有重大突破。

  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科研院所和大学为依托、以市场为配置资源的基本途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区域创新体系架构和新型创新体制。

  ㈢ 高新技术产业化有重大突破。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是我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关键。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培育。要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开发区、民营科技园、软件园和大学科技园等重点区域的自主创新。

  ㈣ 促进循环经济与节约型社会发展有重大突破。

  自主创新要在提高我省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促进循环经济与节约型社会发展中要取得明显突破。要大力发展能源高科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建设节能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持;要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走资源节约型生产道路。要加大环境保护技术开发力度,支撑广东经济的持续发展。

  ㈤ 协调区域创新有重大突破。

  要实行分类指导,统筹自主创新的区域布局,促进我省自主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和县域经济、区域协调发展。要加强与港澳和泛珠三角科技的合作,为创新注入活力。要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加强合作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㈥ 创新型人才建设有重大突破。

  建设创新型广东,关键在创新型人才。要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上有新的进展,在人才数量、质量上有新的突破。要全面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㈦ 增加科技投入有重大突破。

  要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要逐年提高,使科技投入水平与建设创新型广东的要求相适应。

  ㈧ 创新完善政策有重大突破。

  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若干配套政策》两个重要文件,结合我省已出台的《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决定》以及广东的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制定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细则,要根据有关精神,制订并认真实施符合当地科技发展特点的科技规划和配套措施。

  各级科技部门和单位要在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的基础上,不断加强研究、加强实践、加强总结经验。充分调动科技系统及其相关部门的积极因素,加强自主创新,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做出应有贡献。

  请各地级以上市科技局、各高新区和厅属各单位、机关各处室将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的有关情况,及时报送省科技厅。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二○○六年一月二十三日

   

查看原文   电话咨询:13544847908   QQ咨询:1176391287

上一篇:关于征集中芬(兰)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的通知

下一篇:关于做好2006年度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考核工作的通知

友情链接 :东莞政府 东莞市科技局 东莞市工信局 东莞市商务局 广东省科技厅 广东省工信委 广东省商务厅 东莞市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局 商标局
备案号 :粤ICP备17125350号
亿鸽在线客服系统